总体答题原则
带齐证件物品:准考证、身份证、2B铅笔、黑色水笔
认真看准考证上的信息,提前看好考点及路线
按时全程参加考试、不可作弊、不可替考
在答题卡上作答,选择题用铅笔涂抹,其他题黑色水笔作答
会做的要认真对待不能做错
不会做的也不能空着,要填满
字迹要清晰工整
涂答题卡的铅笔不能削太尖
语文是我们重点拿分的科目,一定要抽空看看历年试题,了解考试题型和阅读题答题的一般的表述方法与常用词语。合理分配考试时间,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,一般至少留1个小时写作文,如果前面的题目没有答完,最好也是写作文,之后再答前面的题。语文主要的题型是选择题+简答题+作文三种组合而成,选择题 40 分+简答题50 分+作文 60 分=150 分!
一、基础知识题(1-6题)
1-6题选择题,考的是知识积累。做题时回想自己生活中熟悉的内容,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,排除你能直接判断出错误的选项,在不确定的选项中对比选择出最后的正确答案。
二、现代文阅读题
这类题是最容易拿分的,给出的阅读题都比较简单。阅读文章时要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什么,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。尤其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,这决定了我们答题的语言方向。
1、很多问题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出答案,所以一定要细看清题,找到问题在文中出现的地方,答案一般就在前后处。
2、答题尽量答全一些,例如问题问某某事的原因,答案是有三个原因,同学们不要答了一个原因就接着答下一题了,我们要认真阅读文章,答案尽量写得全面,多写了不扣分,少写就少得分。
3、概括大意题,也是要尽量把答案要点写全。概括段意的,可从该段中找出中心句来答题。概括全文大意的,既要把每段的中心内容整理写上去,还要写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。一般为:本文记叙了/描写了/介绍了/通过……,表达/抒发/赞美/揭露/反映……。
三、文言文阅读题
不要放弃文言文。即使每句只有几个词都看不懂,也不影响理解全文。文言文不像现代文,单凭看某句话很难答题,一般是看完全文,才能答的出题。因为有语言障碍,看它两遍,大致了解写的是什么事、什么人、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,哪个人物是主要的,想想作者写这件事、这个人要说明什么,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。尤其解答翻译题,也许单看这个句子同学们翻译不出来,但是从全文的大意和联系上下文,一般我们可翻译出这个句子的大概意思,这样也可以得一半分。
四、诗歌阅读题
诗歌阅读题最重要的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,问题也常常会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出题。下面总结一些常见的表达作者情感的形式。
1、以物抒情。荷花:清雅高洁,归雁:思乡,青松:刚正、坚贞,浮萍:漂泊不定,菊花:傲然不屈、恬然自处、隐逸,莲花:纯洁、高洁、脱俗,梅花:孤傲、不屈,落花:伤春、伤别,残月:孤独忧愁,月亮:思乡、思人,孤雁(孤鸿):漂泊流离、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、孤高和受尽迫害。
2、借节日或季节抒情。春日:希望、美好;秋日:萧瑟、悲苦、思乡;春节:喜庆;中秋:团圆、思乡、思人;重阳:登高、思乡、思人;除夕:团圆。
3、其他抒情。忧国忧民:通过统治者的昏庸腐朽、人民疾苦、离乱痛苦、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来表现。建功报国:通过建功立业的渴望、保家卫国的决心、壮志难酬的悲叹来表现。思乡怀人:通过羁旅愁思、思乡念友、边关乡思
五、作文
1、作文占60分,一定要写完。很多老师是看你的字数给分,写的质量好坏倒是其次,所以有的考生没写完作文很吃亏。可以说写满的烂文章,给的分数一定比才完成一半的好作文分数高很多。即使写到后面感觉难以写下去,写流水帐也要把作文空格基本填满。
2、先列提纲再动笔写。有些同学喜欢拿着笔就写。这样很容易写着写着就走题,或者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,这种情况下同学们是没有时间重新写一篇作文的,所以大家一定要先列好提纲再动笔写。提纲是你每段要写的主要内容,不是打全文的草稿,可以只是几个字,自己知道自己的意思就行了。
3、拒绝三段式。5-8段为宜。
4、作文主题最好写些积极向上的,尽可能避免边缘意识、禁忌话题、偏激观点和刺激性语句的出现。作文并不是不能露锋芒,但一定要适度。考试不是试验场,我们要稳中得分。
5、作文结构分为:题目、开头、段落、结尾。记住千万不要忘记写作文题目。这里如果不怎么懂写作文的同学,给大家推荐一个最好用的结构,就是用“总分总”的结构。开头总写:开门见山点明主旨,或引用名人名言引出主旨。中间分写:用几段针对主旨写出你的观点,这里建议每个观点写一段,每一段第一句为该段的中心句,如果这几段的中心句能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就更妙了。结尾总写:总结全文,再次点明主旨,如果能在主旨的基础上再表达更好一层的深意、社会意义分数会更高。“总分总”的结构,既容易运用到写作中,又使得你的文章看起来条理脉络清晰,同时做到首尾呼应。例如:作文题写诚信,开头可以总写诚信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很重要,中间的几段具体写在几个方面表现得重要,怎么一个重要法,结尾总结全文,还是回到诚信的重要性上,并且提出更高的社会意义,因为诚信的重要性,而我们要怎么样怎么样。
一、选择题(1-50题,共105分)
英语除了选择题,就是填空题和作文,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,如果大家选择题每题都乱写的话,10分钟就写完了,简直是浪费时间,建议大家还是静下心来能有几题会写的就认真写几题,尤其是阅读理解的选择题,即使看不懂英文,有些题还是可以根据问题中的词句在文中找到相同的词句出处,答案往往在前后一句。
1、据统计:50题选择题,ABCD任意一个选项成为正确答案的次数为11-15次。跟做数学选择题的技巧类似,那么同学们:一题都不会写,也不要全部选择一样的,也一定要好好的打满。
2、做阅读理解的选择题时,同学们可以先看问题,带着问题在文中找答案。据统计,在阅读理解的15道选择题中,约有一半的题目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。一般来说,阅读理解部分的选择题,一般从三种方式中获取答案:
(1)词义推测题,这类题需要对某些关键词的语境推测出答案;
(2)推理判断题,这类题需要联系上下文,站在全文的角度来解题;
(3)事实细节题,这类题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到相应答案,做这类题时,看题目中的主要词汇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,答案一般就在所出现地方的前一句或者后一句,非常容易找到,希望同学们在这里尽量能多得些分。
二、填空题(51-55为填空题,15分)
这题不懂写也要写。
三、作文(30分)
1、近几年的试题,作文都是写信,今年很有可能也是写信,不管是不是,同学们都有必要看看近几年的作文参考范文。一方面可以掌握书信的写作格式,实在不懂写内容,但是开头的称呼Dear ~~( Tom ,Li Ming),结尾的落款Yours~ ( Tom ,Li Ming)这些基本格式总要写上去,写作格式正确也会得几分,记着我们的目标是能得一分是一分。另一方面看看范文可以找点感觉,不是要背句子,而是看看作文的写作思路。请记住以下三个写信常用的句子:
I’ve got good news for you. 我有好消息要告诉你。(一般用在开头第一句)
You are welcome to visit my home / Guilin anytime. 欢迎随时来我家/ 来桂林玩。(一般用于文末)
If you can join us ,piease give me a reply soon.如果你参加,请尽快回复我。
I’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.期待你的回复。(一般用于文末)
2、因为是流水作业改试卷,改卷老师从来没有也不会看过阅读理解里面的英文。完全不懂英语,或者英语非常差的同学可以从阅读理解里面摘抄英语句子。如似懂非懂,可以参考,参照模仿阅读理解的句子,改头换面用到自己的作文里面。作文没有标准答案,意思接近也可以得分的。记住一定要写够单词数。
3、在意思表达都正确的情况下,句子用的词汇越好,结构越好自然可以得高分,但是这个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,而我们的同学多数英语基础不好,那我们的战略则是不求句子优美只求句子意思表达正确,所以我们要尽量用最简单常见的句型,可以是小学英语或者初中英语常见的句型,例如:I think/ feel that ……(我认为/ 觉得某事),I glad that ……(我很高兴某事),It’s good / OK/ very important / very lucky that ……(某事好/ 很重要/ 很幸运)。举例的这几个句子大家一定要记着,是万能句子,非常好用,80%以上的情况可以硬套进作文里,哪怕凑数也能得几分。
4、复杂的词汇就不多说,下面给同学们几个连接词作为句子的开头,可以使整篇作文的思路表达清晰,对于英语差的同学就可以硬套进去,也占字数,还可以得几分
First/ Second/ Besides/ Finally
首先,第二,再次,最后
On one hand,on the other hand
一方面,另一方面
In a word
总而言之
Although/ But/ However/ At the same time
虽然,但是,然而,同时
Recently/ Today/ Now
最近,如今,现在
Lukcily/ Especially
幸运地,尤其
Generally speaking
一般地说
下面提供几篇范文以供参考
数学对于同学们来说确实是个头痛的事,估计看得懂的一个巴掌数得过来。但还是有方法,想在完全看不懂题目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拿到分吗?答案是可以有的。数学主要分为选择题+填空题+最后的大题,分值的分配是 85+16+49=150。
一、选择题(每题5分,17题,共85分)
1、一般来说前面几道题非常容易,可以把4个选项往题目里面套,看哪个答案符合,就是正确答案。
2、据统计:17题选择题,ABCD任意一个选项成为正确答案的次数为3-5次。那么同学们:
(1)一题都不会写,也一定要全部的答满,不能全部写一样的答案这样会一分都没有
(2)只会写1-2题,剩下的15题都写跟自己懂写题的答案不一样的选项,这样至少可以得20分。例如,会写的题一题选A,一题选B,那么不懂写的15题都写C或者D。
(3)懂写3题以上,看看自己懂写的答案中ABCD哪个选项出现的次数少,那么不懂写的题目都写那个选项,这样至少可以得30分以上。例如:懂写6题,答案分别是AAABBC,那不懂写的就都写D。因为A成为正确答案的次数一般不超过5题,现在已经写出三题选A了,从概率的角度来说A最多会再出现两次,而D则会出现3-5次。
二、填空题(每题4分,4题,共16分)
一般出现其中有一题答案是0,1,2的可能性很大,实在每题都不会写,就4题都写0或1或2,但写1的概率相对0、2会高一点。如果你时间充足的话,可以把0,1,2套进答案可能是整数的题目里面试试,这样运气好就能做对一两题。
三、解答题(49分)
完全不懂也不要放弃解答题的分数,解答题的特点是一层一层往下求解,最终求出一个答案。解答题的答题步骤。如:
①解:依题意可得~~~(题目中已知的数据写上去)
②公式~~~~~~~
③计算得~~~
④答:~~~~
有些题目,我们可以把题目中给出的公式,变化一下,能顺着下来多少就是多少,把所想的步骤写上去,反正都思考了,不写白不写,写了就有可能得分。
一道大题一般情况下是最少 12 分的,而一道大题的答案主要分为四个部分:第一个部分是一个‘解’字,会有 1 分!这个我想大家都会了;第二部分就是条件部分,这个在我们的数学试卷的题目上是有写的,照抄我想大家也会啦,这是 2-3 分;之后就是分析过程还有答案分,这就不是我们所能做的了,加起来 12 分!举个例子题目条件为 A=1,B=2 问 C=? D=? 我就回答 解:∵A=1,B=2∴C=3(随便写),之后就是∵A=1,B=2,C=3∴D=4(随便写)。这样子,一道我们完全看不懂的大题总分 12 分我们就可以拿到 4 分左右。
最后一定要看:再一再二再三的提醒,坚定信心,这次考试虽然是全国统考,但是真的不难,只要按着上面的方法答题,考试中切勿作弊,不交白卷,一般都会被录取。
读书学历都是自己的。一定要按时去考试,以后的报名和考试都会越来越难,请珍惜这次机会。不能缺考,否则神也救不了你,考试期间一定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和准考证。
最后,祝所有考生考试顺利过关!
2023年全国成人高考即将开考,对于高升专的考生来说,语文应该是一个拿分的科目,只要语文能考到80分左右,录取率将大大增加。以下是语文高频考点梳理,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啦!!
一、汉字读音1.考查形式:下列词语中,读音全都相同/读音不完全相同/读音全都正确/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。
2.要求: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。
3.注意:
(1)读准形声字。如:歼(jiān)灭,刹(chà)那;粗犷(guǎng);发酵(jiào)。
(2)比较形似字。如:填(tián)空—慎(shèn)重—缜(zhěn)密—嗔(chēn)怒。
(3)留心多音多义字。如:咽(yān)喉;吞咽(yàn);哽咽(yè)。
(4)辨析习惯性误读。如:档(dàng)案;应(yīng)届;惩(chéng)罚;痉挛(jìng luán)。
4.做题技巧:反向排除法。
二、字形
1.考查形式:下列词语中,找出有错别字/没有错别字/只有一个错别字/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。
2.要求:掌握现代汉字字形。
3.错别字情况:
(1)笔画错误。如:歩伐(步);
(2)偏旁错误。如:狭獈(隘);
(3)形近、音近、义近致误。如:肆业(肄);题纲(提);串插(穿)。
4.做题技巧:依义辨形、依形析字;依据词结构析字。
三、 正确使用常见词语
1.同义词辨析
(1)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。如:“希望”“期望”“渴望”一个比一个程度重。
(2)词义范围大小不同。如:“事情”比“事故”范围大。
(3)具体与概括不同。如:“书”是具体的,“书籍”是概括的。
(4)词的感情色彩不同。如:“教诲”是褒义的,“教训”“人”是中性的,“家伙”是轻蔑的。
(5)语体色彩不同。如:“黎明”是一般用语,“拂晓”一般用于军事上。
(6)适应对象不同。如:“爱戴”对上,“爱护”对下。
(7)词的搭配关系不同。如:说话用“含糊”,字迹用“模糊”,不能对换。
2.近义词辨析
(1)要求:掌握相近词义在不同场合的应用。如:颁布、颁发——颁布侧重于公布,对象往往是法令、
条例等;颁发侧重于授予、发出,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、指示等。
(2)技巧:一般可以从意义、色彩和功能三方面着手进行辨析。
3.成语的使用
(1)弄清成语的来源、故事内容及本来意义;
(2)明确成语所指对象及适用范围;
(3)分析成语的感情色彩;
(4)辨明成语的细微差别;
(5)注意成语语义与句中其他词语的意义重复。
四、辨识并修改病句
1.语序不当
(1)前后语序颠倒、不对应。
(2)几个定语都不带“的”的一般顺序:领属性定语+指示代词+数量短语+形容词+名词(中心语)。
(3)多项状语的一般顺序:表时间、原因、目的等的词或短语+表状态以外的形容词和一般副词+表地点、方向的词或短语+表状态的形容词+动词(中心语)。
2.搭配不当
(1)共用主语、宾语。
(2)定语和中心与的搭配问题。
3.成分残缺或赘余
(1)成分残缺造成句型不完整,缺乏主谓宾等。
(2)词汇多余。
4.结构混乱
(1)结构纠缠不清、结构含混、不整齐(句式不均衡)、不全、未完等情况。
(2)重复啰唆。
5.表意不明
(1)说话过程中不同的逻辑停顿,句子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含义。
(2)时间状语不明确。
6.不合逻辑
(1)“自相矛盾”、 “以偏概全” “主客倒置” 、“否定与肯定不一致”、“一面与两面不对应”“范围大小不一样”等。
(2)平行关系和包含关系。如:“文教工作者”与“中小学教师”之间不能用“和”。
五、语言运用简明、连贯、得体
1.考查形式
(1)承接题:只给上句,要求选择与之衔接相连贯的下句。
(2)排序题:给若干句子,按语意连贯排成一段话。
(3)嵌入题:给定上下文,确定了语境,要求在其中嵌入一句。
2.语言的表达要求:准确、鲜明、生动。
(1)话题统一。
(2)表述合手事理、语境,不能出现前后、主次颠倒等情况。
(3)前后照应。
3.语言运用要求:简明、连贯、得体。
(1)用语要看对象。(如敬辞、谦辞的选用)
(2)用语要注意场合。(有严肃,有诙谐)
(3)用语要注意表达方式。(让人容易接受,不生硬、无礼)
(4)用语要考虑目的。
4.常见的修辞方法:修辞;比喻;比拟;借代;夸张;排比;对偶;设问;反问。
六、阅读基础知识
1.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及特殊规律
(1)记叙文:抓住记叙要素、顺序、人称、结构、详略以及含蓄的语言,谋篇技巧及叙议结合等;
(2)说明文:抓住说明的类别、特征、本质、科学性、条理性、准确性、鲜明性以及说明方法;
(3)议论文:抓住议论的三要素及论证结构、论证方法,犀利的语言;
(4)散文:先明确其属类,以便或抓观点、看法,或抓形象、事理,或抓情感、态度,或抓寓意、哲理,然后透过其散形抓住其凝神,以掌握其本质;
(5)小说:抓三要素,以人物形象为中心,分析其人物塑造的手法,情节发展变化的安排,环境描写的方法及作用,从而概括出人物的典型性格。
2.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、语言和表现手法
(1)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:从理解作品的主旨、分析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、明确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、把握文学作品的情调等方面着手。
(2)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:形象化;凝练含蓄;新鲜多样;富有音乐性。
(3)鉴赏作品的表现技巧从材料的选择、详略的处理、结构的安排,到各种因素的配合、变化,都有个“技巧”问题。如材料方面的有无相生、虚实结合、宾主相衬、以小见大;结构方面的断与续、伏与应、顺与逆、对比、映衬、悬念,其他还有借物抒情、托物言志、刻画人物、设置情节、描写环境等。
3.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
(1)概括、分析。
(2)评价鉴赏。
七、说明文阅读
1.命题思路(干扰性选项):增减扩缩、鱼目混珠、颠三倒四、无中生有等。
2.应对策略
(1)阅读原则:词不离句、句不离段。
(2)阅读方式:通读全文,了解大意;读题干,在文中标识出相应的句子,比较各选项的差异。
(3)答题技巧:直选法、类推法、排除法。
八、现代文阅读
1.命题思路:体裁以散文为主,题材包括文化寻根、人生感悟、故乡情怀、颂扬名人、本真情感等。
2.应对策略
(1)阅读方式:纵观全文,把握主旨;认真审题,定向扫描。
(2)答题技巧:找线索,理思路;析词义,明感情;抓开头,重结尾;品语言,握方法。
九、文言文基础知识
1.命题思路:选文以人物传记故事片段为主,既有古代的优秀官吏,又有凡人过客。他们的言行往往体现了值得称颂的优秀品质。
2.常见文言实词
(1)古今异义词:词义扩大;词义缩小;词义转移。
(2)一词多义。
3.词类活用:名词用作动词;名词用作状语;使动用法;意动用法;为动用法;形容词用作名词;形容词用作动词。
4.常见文言虚词
(1)文言虚词:其、而、则、或、于、虽、然、若、为、惟、者、安、何、故、矣、尔、焉、乎、已。
(2)文言代词有人称代词、指示代词、疑问代词五种,用法基本相同。如:吾、余、予、朕、自、愚、妾、孤、乃、而、伊、恶、奚、几何、几许等。
5.文言特殊句式:判断句;被动句;省略句;倒装句;文言习惯句式。
十、写作题
1.主题
(1)主题——中心思想,贯穿文章各个内容,包含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、理解和评价。主题的确定要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,体现时代精神,且反映客观事物的某种真相、本质。
(2)标题——也叫题目,是文章的名称。它是一篇文章的旗帜、眼睛。
2.材料
(1)材料及其相关概念
①材料——提炼和表现主题的事物和观念。包括文章中的材料及作者写作前积累和搜集的材料。
②素材——作者在创作或写作前,摄取来的尚未经过取舍加工提炼的原始材料。
③题材——文学作品描绘的对象。
(2)材料和主题的关系
材料是提炼和形成主题的基础,是表现、演化主题的手段。材料的取舍和组织受主题制约。
(3)材料的选择和使用
①材料的选择:符合表现主题的需要;真实、确凿;典型;新颖、生动;考虑文体特点。
②材料的使用:取舍;详略。
3.结构
(1)结构——文章部分与部分、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。
(2)结构的基本要求:完整性;连贯性;严密性;灵活性。
(3)结构的原则: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;服从表达主题需要;适应文体的特点。
(4)结构的基本内容:层次和段落;过渡和照应;开头和结尾。
(5)结构类型:记叙型;论证型;说明型;综合型。
4.表达方式:叙述;描写;抒情;议论;说明。
5.语言要求:准确;简练;生动;质朴。
除了掌握高频考点,还要利用好历年真题,结合考点与真题才能更有效的做好考前冲刺!